防紫外線測試儀,最初用于化妝品,護膚等貼身用品的外布紫外線檢測,或者非外界光源產生的紫外線的透過率檢測。后期發展到紡織用品,太陽傘,帽子,眼鏡等多種用品上。紫外線對我們的危害,通俗的理解就是,短期我們會發現皮膚變的黝黑,如果長期接受紫外線的照射,嚴重會得皮膚癌。
近年來大氣的破壞越來越嚴重,臭氧層不能過濾掉紫外線的照射。因此人們在戶外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。
目前國內外的相關標準有:
澳大利亞/新西蘭標準AS/NZS 4399-1996日光防護服 評定和分級
美國標準AATCC183-1998紫外線透過織物的透射比和阻截率試驗方法
美國在同年(1998年)還提出了相關的ASTM草案
英國標準BS7914-1998紫外線透過織物的穿透性試驗方法
歐盟標準prEN 13758-2001 紡織品 日光紫外線防護性能
中國標準GB/T 17032-1997 紡織品 織物紫外線透過率的試驗方法
中國標準GB/T 18830-2002 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
德國的霍恩斯坦(Hohenstein Institute)提出UV 801標準,以評估紡織品的抗紫外線性能;授予合格的紡織品以防紫外線輻射標簽。
英國又制定了BS7949:1999兒童服裝抗紫外線輻射性能的產品標準,規定兒童的上衣、內褲和全身衣服的紫外線透過率不超過2.5%。
等級劃分:
一般分為三類:
遮蔽率在90%以上者為A級;
遮蔽率在80~90%者為B級;
遮蔽率在50~80%者為C級。